|
岡山橋頭污水下水道系統計畫
發佈日期:2006/12/12
發佈科室:下水道工程科
--------------------------------------------------------------------------------
一、計畫緣起:
為解決大高雄地區之河川污染問題,促進流域內都市計畫區之發展與生活品質改善,行政院於民國77年核定「污水下水道發展方案」,將高雄近郊9個鄉鎮市污水下水道納入近程建設計畫綱要,前省府住都局於民國81年完成「高雄近郊污水下水道系統規劃」,將高雄近郊分為鳳山、楠梓、高雄、橋頭、大樹及大寮6個污水區。行政院於民國92年核定「促進民間參與污水下水道系統建設推動方案」,確定36處系統以BOT方式推動民間參與污水下水道系統建設之政策,其中包括獅龍溪(大社、仁武)、橋頭、岡山及大寮系統。
岡山鎮、橋頭鄉污水下水道系統依行政院核定之「污水下水道第三期建設計畫修正計畫」係為2獨立污水系統,惟其地理位置接近且為減少污水處理廠之操作維護管理問題及增加廠商投資意願,於民國94年將兩案合併辦理招商作業。
岡山鎮、橋頭鄉污水下水道系統以BOT方式引進民間資金、技術、財務管理等企業活力於污水下水道建設,除可改善服務地區環境衛生、提昇居住品質及健全都市發展外,更加速提昇我國污水下水道用戶接管普及率、提昇國家競爭力,帶動污水下水道相關產業發展,亦可促使民間投資者結合用地多目標使用、污水回收再利用之規劃。
二、計畫目標:
減輕河川水系之污染負荷,提昇水資源再利用,健全都市發展,提高土地利用價值,提高民眾生活水準,提昇用戶接管普及率,並可有效振興經濟,帶動相關產業發展。
三、計畫內容:
系統規劃範圍包括橋頭舊市區、高雄新市鎮第一期發展區、第二期發展區與部分之後期發展區及岡山都市計畫區,面積約2,211公頃。BOT範圍則將第二期發展區與部分之後期發展區排除。
污水管線工程主幹管全長9,055公尺,管徑∮600~1650mm;分支管全長88,588公尺,管徑∮200~800mm,分3期方式規劃。污水處理廠1座平均日污水量40,000CMD,分4期興建之方式規劃。用戶接管以公共污水管線全部完成並公告為可接管區時之當年推估戶數為基準,以34,500戶為接管目標並分4期興建。
分年實施原則
1.公共污水管線及用戶接管共分4期:第1期完成公共污水管線44,278公尺、用戶接管7,929戶;第2期完成公共污水管線40,110公尺、用戶接管12,001戶;第3期完成公共污水管線13,255公尺、用戶接管10,561;第4期完成用戶接管4009戶。
2.污水處理廠分4期,每期興建10,000CMD處理容量。
四、策略目標:
促進民間參與高雄縣污水下水道系統BOT計畫,為藉民間企業之參與,提昇下水道普及率。
五、資源需求:
此為持續性計畫,污水下水道經費目前由中央補助98%,縣府負擔2%,本計畫建設費約需36億元。
六、現有計畫執行成效:
岡山橋頭污水下水道系統為獎勵民間參予污水下水道的重大規劃案,污水集水區範圍初步包括橋頭舊市區、高雄新市鎮第一期發展區及岡山都市計畫區,目前整體BOT規劃案已完成可行性評估報告,現正進行先期規劃作業。
相關檔案
岡山橋頭系統可行性評估核定版.rar |
-
1
查看全部評分
-
|